【东北晨会1230】长风破浪会有时医药行业动态点评北京银行(深)、天成自控(深)等活动邀请

来源:火狐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3-12-23 14:54:21
通用贴片电阻

  原标题:【东北晨会1230】长风破浪会有时/医药行业动态点评/北京银行(深)、天成自控(深)等/活动邀请

  【东北金工王琦】2023年年度策略报告:长风破浪会有时。各资产表现回顾:权益类资产几乎全年弱势,截至统计日,部分权益指数下跌虽有所收敛,但仍几乎全线为负;商品逻辑从需求转供给后又出现强波动;在海外多个经济体连续加息影响下,美债收益率和美元指数连续走高,美债各期限与10年期均出现倒挂现象,目前已持续数月;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到期收益率均有所抬升,其中以美国和欧洲等受通胀干扰较严重的地区的10年期YTM升幅最高,均超过200bp。

  基金市场表现回顾:国内基金市场各类型基金表现均有所回撤,新发基金热度持续低迷。从持仓上来看主动权益类基金持仓出现了“抱团”持续瓦解、挖掘中小票机会、关注消费与中游制造投资机会等特点。

  因子收益:统计了大类因子和细分因子在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以及Wind全A 4个股票池中的表现。在进行风格中性处理后,各指数成份内,低波和小市值的多头收益相对突出,而低贝和盈利表现则相对落后。

  1)中观量化模型:煤炭、电力设备和新能源;宏观量化模型: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机械、铁路运输、仪器仪表、石油天然气开采、电热生产供应。也即以高端制造为主的相关行业。

  3)宏观扰动逐渐平息,海外交易货币紧缩退坡,内部防疫政策优化,地产纾困“三箭齐发”,引导市场预期的变化。即使近日国内多地出现疫情,为消费服务以及运输便利带来困扰,但积极的政策应对为市场带来较多的信心和期许,多数行业动态和静态估值都呈现较高投资性价比,短期博弈房地产、非银等板块,带来了各行业和指数换手率水平和相对历史分位数的变动整体向右上推移,也即同时变高。行业上着重关注国内产业链具备优势的高端制造以及政策利好的相关行业,大内需复苏的行业,同时可关注新旧能源的持续景气。

  【东北医药】行业动态点评:种植耗材集采落地在即,行业加速发展可期。23日四川省医保局关于口腔种植体集采2号公告核心内容如下:

  1)申报价:四级纯钛种植体产品系统和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的最高有效申报价统一为2380元/套。

  2)采购周期:本次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周期为 3 年,起始时间以联盟各地区中选结果实际执行之日起计算。

  3)协议采购量及其分配:采购周期内,医疗机构协议采购量,原则上不低于前一年整体实际使用量,不低于同中选企业上年协议采购量的90%。首年意向采购量按参加本次集中带量采购的每一家医疗机构报送的各产品系统首年采购需求量的90%累加得出。甲类中选产品系统中,1-3名分配需求量的100%,4名及之后分配需求量90%,乙类中选产品系统分配需求量的75%。

  4)中选规则:①入围规则。申报价格不高于【基准价*(100%-*15%)】,同时不得高于最高有效申报价格,其中种植体(含覆盖螺丝)、修复基台两部件价格申报价格之后占系统价格比例不超过80%;②入围后,同一竞价单元内,按医疗器械注册人产品系统申报价格由低到高排序,取入围的医疗器械注册人排名前 60%直接获得甲类拟中选资格;③同一产品系统类别内,A/B组产品系统满足入围条件但不满足②,满足有关要求条件可获得乙类中选资格。

  1)医疗机构端:受植体耗材集采+服务价格调整双约束,终端价格有望较大幅度下降,政策落地后,在短期内种植市场有望迎来较快增长,我们大家都认为,产能充足、医生团队相对更优质的头部民营连锁企业有望迎合市场需求,实现种植量的快速爆发。集采后中国种植牙渗透率有望达到43人/万人,对应市场规模实现37.2%的增长,头部连锁机构竞争优势显著,种植量增长有望超过平均涨幅。

  2)上游厂商端:国产品牌大多分布在在纯钛组,入围申报价格降幅均在20%以内,我们大家都认为,国产品牌植体有望以20%-30%的降幅取得甲类中选资格,集采加速国产品牌入局,其有望借机实现产业链布局的完善,进一步巩固行业竞争力。

  3)进口替代逻辑:1)产品端:国产品牌在技术参数、工艺方面基本实现对标进口品牌,集采为国产品牌加速入局提供契机,有望在渠道和后端服务上进一步缩小国产品牌与进口品牌差距,进口替代可期;2)数量端:根据草根调研结果,种植市场国产品牌市场率低于10%,而本次集采国产品牌需求量占比达11.6%,我们大家都认为,国产品牌认可度逐步的提升,占比提升或意味着进口替代趋势初现。

  在手订单饱满,产能有序扩张。截至2022年12月1号,公司2022年新签合同23.8亿元,为2021年全年营收的2.8倍。其中,2022年1月公司签署了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超材料领域最大的单一产品单一合同订单,金额近20亿元,标志着超材料装备产品已经郑重进入了大规模批产阶段。产能方面,顺德产业基地一期于2021年3月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产,为公司新增产能40吨/年,目前已稳定运行。2022年6月,公司获取顺德基地二期土地,新增产能不低于一期,二期建设将开始步入快车道。公司目前11项产品转批产,进入放量阶段,产能扩张有力保障交付。

  业绩迅速增加,看好公司爆发潜力。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5亿元,同比增长117.00%,实现归母净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147.61%。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232.90%,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314.77%。分业务看,公司第三季度超材料业务实现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431.36%,占据营业收入的比重为76.72%,较2021年占比提升5.49%个百分点,收入结构持续改善。

  国际巨头垄断国内乘用车座椅千亿市场,自主品牌崛起为国产化厂商提供重要机遇。全世界汽车座椅90%的份额为前10家占据,均为安道拓、李尔等外企;国内CR5占有70%的份额。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崛起,尤其新能源汽车不受传统供应链的束缚,为国产座椅供应商带来机遇。座椅是汽车中价值量占比第二高的零部件,随着乘用车价格提高、座椅功能增加以及智能化轻量化等趋势,单车座椅价值量逐年提升。

  多年深耕+批产能力+成本管控优势,公司是本轮国产化趋势的优秀承接者。公司于2015年切入乘用车座椅领域,并于2016年募投4.29亿元开展乘用车座椅产能建设,2019年5月完工后形成30万套乘用车座椅、140万套核心件产能;截至2021年,已实现对上汽荣威i5、i6,新能源车型EX21(科莱威)、ei5等的批量供应,并获得上汽大通Mifa等多款车型的定点。公司在乘用车座椅领域深耕7年,借助成熟项目经历、产能储备和成本管控优势,有望充分受益本轮座椅供应链国产化。

  新增定点促进产能利用率提升,有望迎来利润率拐点。公司16-19年大力扩充乘用车产能,固定资产由2015年的0.78亿,快速提升至2019年的6.37亿,但产能利用率不断降低,毛利率、人均创利未达到理想状况。2022年以来,定点节奏显著加快,截至今年7月,已收到北汽新能源C46DB、东风S73、上汽EC32等多家订点通知。我们大家都认为,定点进入加速期,将有效提高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带来较高的业绩弹性。

  受益全球航空业复苏,航空座椅业务有望复苏。公司于2018年收购英国AASL公司100%股权切入航空座椅领域。虽疫情对航空业影响逐步消散,IATA公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5月,全行业收入客公里(RPK)同比增长83.1%,部分主要国际航线年的水平,全行业复苏正在加速,为公司该项业务提供有力支撑。

  业绩预测及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纯利润是0.56亿、1.66亿、3.32亿,对应PE为75倍、25倍、13倍,给予“增持”评级。

  【东北电子李玖/王浩然】中瓷电子(003031)动态点评:资产重组项目推进,助力公司打开成长新曲线。近日,公司收到证监会关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公司拟收购博威公司73%股权、氮化镓通信基站射频芯片业务资产及负债、国联万众94.6%股权;并募集不超过25亿元,用于氮化镓微波产线、第三代半导体工艺及封测平台、碳化硅高压功率模块等项目。

  聚焦电子陶瓷外壳,有望实现国产替代。公司主要经营产品系列为电子陶瓷外壳,已实现关键环节技术自主可控,具备材料、工艺和设计三大竞争优势,位于国内厂商技术前列。光通信陶瓷外壳维持稳定占比,自研400G光通信器件陶瓷外壳可比海外同类竞品。消费电子、SiC/激光雷达发射端模组产品打开新增长点。消费电子扩产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后将形成年产消费电子陶瓷产品44.05亿件的生产能力。未来随着5G通信商业化建设,公司有望享受高景气度下的国产替代机遇。

  碳化硅芯片主驱导入顺利,优先实现技术突破。公司拟注资的国联万众背靠第三代半导体领军企业中电十三所,积累丰富碳化硅芯片研发优势,应用于比亚迪OBC的SiC MOSFET模块已批量供货。主驱端碳化硅模块具备高价值量、高技术壁垒等特点,成长空间广阔。国联万众应用于主驱的SiC MOS研发顺利,有望优先实现技术突破,助力公司切入SiC MOS芯片一级赛道,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GaN PA技术比肩海外龙头,下游卫星通信加速发展。氮化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主要材料之一,具备开关速率快、耐高温、耐高压、电阻低等性能优势,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射频、消费电子等。随着中国星网的通信卫星 01/02 招标落地,GaN在卫星通信领域的应用有望加速发展。博威公司是国内少数实现GaN 5G基站射频芯片技术突破的厂商之一,技术比肩国际龙头,客户覆盖国内通信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公司有望加速该领域市场拓展,打造业绩新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2/23/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2.26/2.90亿元,对应PE分别为123/88/6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