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网蓝里军魂闪耀

来源:火狐直播app    发布时间:2023-10-29 13:56:43
通用贴片电阻

  编者按:8月1日是每个人民子弟兵的节日。南方电网公司系统内也有不少转业、复员、以及少数红军老战士。他们脱下戎装换工装,奋斗阵线有了大变化,但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本期我们选取部分仍在供电岗位上奋战的转业复员故事,向保持军人本色、发扬革命军人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南网系统红军老战士,转业、复员、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敬意,说一声“节日快乐”!

  “研发改良生产工具,不但可以减轻劳动强度、确保安全生产;也能更好地开展带电作业,在不影响千家万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对线路设备开展维护检修抢修工作,达到不停电、多供电的目的……”7月22日,退伍军人兴义供电局输电管理所职工龙福刚很自信地对笔者说道。

  龙福刚,苗族,1975年2月出生,贵州兴义人,1997年12月从武警某部队退役后到兴义供电局工作,现任输电管理所带电班班长。高级技师,一级技能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行业道德标兵”,南方电网公司“五一劳动奖章”、优秀员、技术能手等荣誉。

  龙福刚1997年退伍后,他用军人特有的坚持与执着,刻苦钻研,努力自学,三年时间成为带电班班长,完成了别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成长过程,从一名输电专业的门外汉成长为一级技能专家。他靠自学和实践来弥补自身不足,在和师傅、同事外出的时候,身上都带着一个小笔记本和一支笔,在遇到一些理论性强和复杂的问题,就把它记录下来,有空就向同事和师傅请教学习。其他班组有检修和巡视工作,他都抢着主动要求参加,以这种方式来提升个人的技能水平。

  22年来,龙福刚实现了带电作业的“零差错、零事故”,他和班员们负责运维黔西南州1467公里的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如今徒步对输电线路进行巡维的路程超过30万公里,可以绕地球7圈多。

  “就算荒山野岭的无人区没有路,我们都顺着输电线路的走向就能走出一条路来。”当问及输电线路巡检工作时,龙福刚自豪地说。

  尤为重要的是,龙福刚是工作中的“有心人”,他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白天上班时发现有的工器具存在安全风险隐患,就晚上回办公室加班钻研改进。他改进和研发了一些工具并成功应用在工作中:防滑防脱脚扣,大幅度降低了登杆登塔作业的安全风险;带电作业TYK卡具,减少电量损失2.3亿度,为国家创造经济价值近1个亿……

  2016年5月,龙福刚成立了“龙福刚技术能手创新工作室”,2018年10月被贵州省总工会授予“劳模创新工作室”。截至2019年6月,龙福刚已拥有国家专利16项,折叠检修梯等2个项目进行市场转化应用,6个项目进入南方电网公司新技术推广目录,现已在贵州、云南和广西电网推广使用。

  从军时,他是铁骨铮铮的忠诚卫士;退伍后,他是精益求精的一线脊梁。龙福刚如大海中的一滴水,二十年如一日不离电力事业;像高高山梁的一座桥,渡人渡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了对得起军人的荣光,为了对得起家国的期待,我会更努力地工作,坚持以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守护万家灯火!”龙福刚说。

  2015年,“彩虹”台风过后,广东海洋大学整个校园停电,到处是拦腰折断的树木,以及满地破碎的窗户玻璃,看着“犹如被轰炸过”的校园,尽管心中有些发怵,广东电网佛山高明供电局配电运维班班员关国成,还是第一个主动请缨,奔赴现场完成广东海洋大学保供电工作。

  22年前,关国成脱下戎装,换上工装,怀着满腔热血,加入电力人的队伍。22年来,他把在部队吃苦耐劳的精神带进电力事业,从一名“门外汉”成为技术能手,总是冲在抢修一线,因而被称为抢修“急先锋”。“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永不能忘,继续用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守护万家灯火!”关国成说。

  1993年,关国成高中毕业,适逢国家开启新一年的征兵工作。得知这一消息后,关国成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报名参军。“心中总有一股热血,觉得军人都是好样的,想着能和他们一起报效祖国,心中就特别骄傲!”就这样,关国成成为了当年驻香港53311部队71分队的一名军人。

  3年后的1997年,香港回归,关国成从驻港部队退伍,来到佛山高明供电局任职。记得刚到供电所上班时,第一次接触原理复杂、密如蛛网的配电专业书,关国成还有点不知所措。但如今,他已是供电所里人人称赞的业务骨干。从“门外汉”到技术能手,关国成从始至终保持着军人本色,用勤学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关国成说,“我们在部队得到过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还在。”

  入职至今,关国成利用业余时间,顺利取得大专、本科文凭,弥补了相对薄弱的文化基础,特别的重要的是,关国成是一个工作中的“有心人”,从始至终保持着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其中,他针对雷击影响配电线路的运行安全问题,进行缘由分析和研究,发现部分保护接地因年久锈蚀造成接地电阻已不符合运行要求,导致线路雷击几率极大的提升。于是他提出通过降低线路杆塔接地电阻,以提高配电线路的耐雷水平的建议,并参与对辖区内接地电阻数值不符合运行条件的杆塔进行了全面整改,线路防雷害成效明显。

  22年来,关国成凭借着自身努力,一步步地从“门外汉”变成现在的技术骨干,在岗位技能比武中曾多次获得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先进个人称号。

  回忆起在部队当兵的三年,关国成最深的印象便是高强度的训练。当时,关国成的生活只有两件事,就是几乎每日的体能训练和偶尔的军民共建活动,每天体能训练几乎长达12小时,一天的训练下来,关国成总是小伤不断。

  “正是参军锻炼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后来再艰难的抢修都能挺过去。”曾经的军人身份,一直鞭策着关国成走在重大活动保供电、危难时刻抗灾抢险的最前列。

  2015年10月,“彩虹”台风虐袭了广东沿海地区。在佛山供电局支援湛江抢修复电的队伍中,关国成主动请缨,成为广东海洋大学复电的一员,连夜驾驶着应急电源车奔赴现场。到达时,天色已暗,萧瑟的校园中,他借助微弱的应急工具灯,守护着抢修保电现场,在确保安全稳定供电的基础上,与别的队员一起主动帮助学生们进行灾后清障。

  临时复电顺利完成后,他笑着跟前一同支援的同事说,“你们就不要跟我抢晚班了,当兵的时候,全连就我夜里最精神,已经习惯了。”六天的湛江之行,他每次都主动承担起夜晚值守的重任。

  作为供电所急修班副班长,关国成习惯于奔赴在急修一线现场,口袋里的工作手机24小时随时响起。“虽然脱下了橄榄绿的军装,但我感觉自己仍然是一名重任在肩的战士,为人民服务永远是自己的宗旨。”关国成的话语朴实而真挚。

  当兵后悔一阵子,不当兵后悔一辈子,在军队学到的本领,一辈子都用得上。——这句话恰好印证在陈亚中的身上。

  1989年3月,陈亚中被分配到广东梅州当兵,16岁的他从河南漂泊到异乡,入伍19年,早已磨练了坚韧的习性。1991年,他被分配到广东汕头空军部队,负责后勤工作,成为了军队的“小管家”,从此与“后勤”二字结缘。

  2010年,担任副营长的他转业至广东电网汕头供电局,从一名军队的“小管家”转变为企业的后勤“大管家”,负责企业的消防保卫、信访、电力设施保护、武装民兵管理等工作,从事了9年的部队后勤管理工作,他早已掌握了物资管理、运输、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转业初期,他很快地就掌握了企业“管家活”。

  然而, 跟着时间的推移,日新月异的工作要求和日益严谨的工作流程时刻考验着他的综合学习、统筹、思考的能力,他不仅要掌握专业相关知识,还必须从“点对点处理问题”转变为“‘点—线—面’系统管理”,这便要求着“管家”陈亚中与时俱进,一直更新知识储备,并以实践检验他的转型成果。

  2013年至今,他策划推动汕头供电局“一站一警”“一所一警”工作,建立起企业安保管理体系,通过机制强有力地保障重要电力生产场所的内保安全;在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他总结经验,在2019年牵头开展粤东首个规范电网警务室建设工作,推动当地警企联合防范打击涉电犯罪,进一步建立起可靠、有效的长效保护机制,对维护汕头市的用电秩序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据统计,近五年涉电违法犯罪案件发案率下降97.18%,2018年仅发生2起。

  在台风天气,也总能看到“管家”应急指挥的身影,2013年,为抗击台风“玉兔”,他冒着风雨到现场指挥完成后勤保障工作;2018年,为抗击“山竹”,他带领着后勤应急队伍到珠海完成了支援任务……九年来,他先后获得广东省公安厅治安保卫重点单位优秀专职保卫人员、连续七年获得广东电网安全先进个人等称号……“安全”两字早已和他密不可分。

  “有这样一句话,部队想要‘保打赢’,后勤保障是关键’。”如今,46岁的陈亚中是汕头供电局办公室主任助理,仍然担任着后勤“管家”的重任,他说,“虽然离开了部队,但在军队学到的本领,一辈子都用得上。能把在军队学习到的知识、养成的良好习惯和严谨作风带到工作岗位乃至管理线条上,尤其是在关键的时候保障后勤无忧,与大家拧成一股绳,筑牢安全‘防护墙’,我感觉到很自豪。”

  1979年底正是国家发展基建工程兵种的鼎盛时期,大批的基建工程兵部队进行了扩编。入伍后卢志敏随部队来到山西,投身地方煤矿、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潮中,参与建设了山西古交煤矿,负责矿车电瓶充电、设备维修等方面工作。那些夜以继日奋战在煤矿工地的火热场面、一个个建设项目建成投产之时群情振奋的激动时刻以及一幅幅与战友们拉歌场景,让卢志敏至今难以忘怀。

  “我们这一辈人,把当兵当作一件无限光荣的事。你们年轻人一定要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我们的军人,无论什么年代,无论在保家卫国还是抗灾抢险中,人民子弟兵永远是冲在最前线的!”卢志敏铿锵有力地说。

  1983年,退伍后的卢志敏调到了广西来宾供电局象州供电所。他白天跟师傅爬电杆,晚上啃书本,边学理论边实践,很快成为线路工作的能手。当时全县电网覆盖率不足10%,卢志敏每月领1斤半肉票、32斤粮票,和同事们开始了电网拓荒的征程。一部柳江牌货车、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边三轮,是他们最主要交通工具;肩挑、背扛、人工打桩、用钢丝绳拉……他们硬是把800多公斤重的一根根水泥电杆运送到偏远山村。暑来寒往,在电力线个乡镇的线路测量、架设、维护、检修工作,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全县121个村电网达到100%覆盖率的全程,都流有他的汗水,他淡然地说:“外线工春夏秋冬都在野外高空作业,当我看到村村寨寨通电时,村民比过年还热闹,我就觉得辛苦一点、累一点也值了。”

  2008年大年初四,卢志敏毅然加入象州供电公司(现象州供电局)抗冰灾、保供电抢修突击队奔赴兴安县山区。经过大家20多天的奋战,终于恢复了区域内所有10kV线路的供电。捧着“千里送光明,责任融坚冰”的锦旗,他喜笑颜开。更令他自豪的是,这一年,他在抗冰灾现场向组织郑重提出申请,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员。

  2014年“威马逊”台风期间,当时已经53岁的他不顾女儿的反对,主动请缨随象州供电公司抢修队驰援防城港抗风灾。凌晨3点多到达防城港,7点不到他就带领队员去现场勘察、编制抢修方案,在大伙心中,他就是一部线路的百科全书。一次抢修养殖示范基地的线路和设备,从水中上来的他全身湿透分不清是塘水和汗水。顶着热辣的太阳,他却得意地说:“我皮厚,本来就黑,晒不伤。”

  在日常的巡视和清障中,偶尔会面对愤怒的、不明事实的村民,剑拔弩张的气氛,卢志敏总是有理有据,用真诚和耐心成功化解一起起线树纠纷,成为村民眼中亲切的“供电老表”。

  “当过兵的人就是实在,工作作风雷厉风行,说到做到。虽然他就要退休了,但在我心中,他就是一名永不退役的电力老兵。” 提到卢志敏,现任运检班的班长李德强称赞道。

  “阿敏叔教会了我许许多多日常工作中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书本上是根本学不到的。他一直教育我们,时代在进步,技术再先进,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任何一个时间里也不能偏废。”运检班新员工何捷话语中充满了钦佩。